英语好书: The Gift of Fear, by Gavin de Becker

阅读推荐指数:★★★★

*这是我2019年读完的第7本英文原著。

* 本书尚未有中文版,因此本文中所有对应书中原文的中文翻译皆为笔者原创草译。翻译仅为行文之便,并未斟酌。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完整书名:The Gift of Fear: Survival Signals That Protect Us from Violence

作者:Gavin de Becker

1997年初版,连续四个月高居美国和加拿大非小说类图书畅销榜榜首。

我是从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写的那篇著名的博客得知这位作者名字的。贝索斯遭报纸要挟,于是要求他的调查员不惜一切代价查清内幕,预算不限。这位调查员就是Gavin de Becker(下文简称为GdB)。

今年64岁的GdB由于出色地保护过众多美国政要人物和名人,是美国最负盛名的暴力预测与应对专家之一,被称为“明星们的老法师”。(He’s been called “not just another Hollywood bodyguard, but the security guru to the stars.” — Business Insider, https://www.businessinsider.sg/gavin-de-becker-jeff-bezos-leaked-texts-2019-2/?r=US&IR=T)

GdB生于1954年10月26日,不幸的童年造就了他与众不同的性格和能力。有些人因为童年的心灵创伤长大后倾向于暴力和犯罪,也有人向相反地方向成长。GdB就是后者的典型。

10岁时,他33岁的母亲愤怒之下开枪打伤了他继父。16岁时,母亲开枪自杀。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极端暴力的童年。长大后,GdB凭借几乎是天生的对暴力的敏感感知力,从事保护别人的工作,成功案例无数。

1978年,24岁的GdB当上了著名影星伊丽莎白-泰勒的私人助理,并于同年跟人合伙创建了Gavin de Becker and Associates公司,专门为政要和名人提供保护,也在暴力犯罪预测理论领域颇有建树。开发出了一套暴力威胁评估体系MOSAIC threat assessment systems (MOSAIC)。这套系统后来被美国、英国的多地警察局和美国最高法院采用。

这套威胁评估系统很复杂,简单地概括,就是采用一系列问题获取评估人面临处境的各种细节参数,通过电脑运算,得出一个危险值及应对方案。

MOSAIC侧重以下几个场景中的威胁:

  • Threats and fear in the workplace
  • Threats by students
  • Threats against judges and other judicial officials
  • Threats against public figures and public officials
  • Domestic abuse situations

有兴趣继续研究MOSAIC的读者可自行到其官网在线体验一下:https://www.mosaicmethod.com/


以上是关于这本书的传奇作者的简介。下面谈谈这本书:The Gift of Fear: Survival Signals That Protect Us from Violence

这本书的营销口号是:This book can save your life. 初看到这句标语时我颇不以为然,读完全书后再回头细读某些章节,我才叹服:GdB果然是安全保护界的大神!难怪贝索斯不设预算上限地委托他进行调查。


In America, a woman is killed by a spouse every two hours!

故事就从两性关系中的危险场景开始讲起了。

假设一个女子(Kelly)在超市购物后回家。由于买的东西太多,需要分几次把东西搬上楼。在一次搬东西上楼时,有几罐猫粮掉了出来。这时一个陌生男子主动提出帮她搬东西。说”We’ve got a hungry cat up there.” 楼上有只猫正饿着呢。

He said, “Let me give you a hand.” 我来帮你拿。

“No, no thanks, I’ve got it. “ 不用了,谢谢。我自己拿得了。

“You don’t look like you’ve got it. What floor are you going to?” 你看起来不像自己能拿得了。你住几楼?

She paused before answering him. “The fourth, but I’m okey, really.” 迟疑片刻后。四楼,但我拿得了,真的。谢谢了。

He couldn’t hear a word of it… 他不听。

“I’m going to the fourth floor too,” he said, “and I’m late – not my fault, broken watch – so let’s not just stand here. And give me that.” 我也去四楼。今天我迟到了,不怪我,表坏了。咱们别站这儿了,快把东西递给我吧。

“No, really, thanks, but no, I’ve got it.”真的不用,谢谢。我自己可以。

“There’s such a thing as being too proud, you know,” he said… 有些人就是太要强了,他说。

男子执意帮她拿东西搬上楼,到了家门口,她说,”I’ll take it from here.” (我自己搬进门去)

He said, ”Oh no, I didn’t come this far to let you have another cat food spill. We can leave the door open like ladies do in old movies. I’ll just put this stuff down and go. I promise.” 别别别,我可不能再让猫粮掉下去了。我们可以把门开着,跟老电影里那些女士一样,我放下东西就走,我保证。

She did let him in, but he did not keep his promise. 她最终让他进了门,但他没有遵守他的保证。

故事的结局是:Kelly被这名男子强奸了。他是个强奸惯犯,身上还背着三条人命。

问题出在了哪里?Kelly忽略了哪些危险信号?

从一开始的拒绝,到后来的屈从。Kelly的心理过程中其实早就有了对危险信号的警觉,但是……

The capable face-to-face criminal is an expert at keeping his victim from seeing survival signals, but the very methods he uses to conceal them can reveal them. 高明的面对面罪犯总能让被害者忽略求生信号,但他们的手法也正是让他们暴露犯罪意图的地方。

我们来分析上面这个故事中这名男子的行为模式,了解暴力罪犯对受害者常用的心理压制手法:

Forced teaming 强行组队

这名男子一开始就使用了”we”(我们)的说法,用来强行与被害者结成一个阵营,目的是打消对方的警惕心,令对方产生“我们是一起的,我们面临相同的处境”等虚假印象。

Charm and niceness 表现善意

这名男子在帮Kelly搬东西的过程中表现得体,热情礼貌,没有过分之处。进一步缓和了被害者的不信任。

Too many details 主动谈及过多细节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男子说自己正好也去四楼(但没说自己也住在四楼)时,同时说自己迟到了,表坏了。这都是不必要的细节,是第三个危险信号。

GdB说这种行为模式是出于罪犯的一种潜意识。

When people lie, however, even if what they say sounds credible to you, it doesn’t sound credible to them, so they keep talking. 人在说谎时,不管你觉得谎话多像真的,他们都担心不像真话,所以就不停地说话。

Typecasting 强制角色转换

Typecast指的是犯罪者故意对被害者进行一些轻微的批评或提醒,以迫使被害者反驳而顺从。这样说不太直观,回到刚才的场景对话:

到了Kelly家门口,Kelly不想让他进门,说就到这儿就可以了。男子说:“There’s such a thing as being too proud, you know,” he said…你太要强了。

注意,这是一句轻微的批评口气(slight critic)。被害者的心理是自己不愿被对方贴上too proud(太要强)的标签,于是来不及细想,就屈服了,目的是拒绝被对方认为是too proud(太要强)。

Loan sharking 强卖人情

当那名男子主动提出帮Kelly搬东西时,目的是要让Kelly产生欠他一个人情的心理,从而不好意思过分拒绝他。这一点在很多文化中其实都一样。

The unsolicited promise 主动的承诺

男子执意要“好事”做到底,帮Kelly把东西搬进门。Kelly又拒绝了几次,但男子最后说I’ll just put this stuff down and go. I promise.” 我保证……这个主动做出的不必要的承诺正是危险发生前的最后一个信号。

GdB说:

The reason a person promises something, the reason he needs to convince you, is that he can see that you are not convinced. 一个人之所以要说发誓或保证的话,原因是他想要说服你,但他发现你还没被完全说服。

以上是对上述场景的心理和话语分析。Kelly其实是一直保持着警惕的,但几乎每一步都在犯罪者的掌握之中,并用话术最终攻克了Kelly的心理防线。

Kelly从始至终其实一直在说”No“,但可悲的是,我们的文化告诉我们,女人说的”No“很多时候都不是拒绝……

女人究竟应该怎样拒绝他人?女性怎样对付纠缠不止的前男友?女性怎样预防性骚扰?这一章内容很多,很有趣,不过多剧透了。


接下去有几章是讲名人被粉丝骚扰甚至被枪杀残害的(例如约翰列侬事件等),这些事件中有很多共性。例如粉丝给偶像连续写信这种行为(有人坚持给自己的明星偶像连续十几年写了几万封,最终因偶像的不当应对导致粉丝向偶像开枪。)

偶像应该如何应对粉丝的纠缠?我读完这一章才完全理解了为什么所有明星都要雇保镖。那真不是装逼,而是粉丝的心理变态程度和情形是谁也无法预料的。

如果你接触过工作场所暴力行为(workplace violence),建议你重点读一下第九章(Chapter Nine: Occupational hazards)。公司裁员时有哪些潜在的员工暴力风险场景?公司(裁员团队)对潜在暴力员工的心理预设有无提前分析和预案?

1986年8月20日,奥克拉荷马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起办公室枪杀案。

罪犯Pat Sherill是美国邮政的一个快递员。几天前,Sherill的主管通知他被裁员了。20号,他携带三把手枪来到办公室,当场打死14个同事,然后开枪自杀。

这个死亡记录很快就被另一个美国航空公司开除的飞行员打破了。

Burke被开除的当天,公司并未收回他的员工卡,导致他携枪登上一家飞机。Burke在空中开枪打死了他的主管,造成飞机坠毁,43人当场死亡。这名美国某航空公司前飞行员成为美国历史上单次行凶致人死亡最多的罪犯。

这些悲剧原本可以避免……

行凶者在事发前是否早有反常行为迹象?

例如:

Inflexibility – 员工拒绝改变,包括环境改变对自身造成的影响。

Weapon – 员工购买了武器,或表现出了暴力言行或迹象

SAD – He is sullen, angry and depressed. (SAD是sullen, angry, depressed的首字母缩写)

Hopelessness – 员工有极度悲观言论

Identification – 提及其他暴力犯罪行为时表现出认可和赞赏的态度

Co-worker fear – 同事都怕他

TIME – threats, intimidations, manipulations, escalations toward management 威胁言行,或针对管理层的言行

Paranoia – 被迫害妄想症

Criticism – 对批评意见极度敏感

Blame – He blames other for the results of his own actions; refuses to accept responsibilities. 把个人处境都归结为他人的错误,拒不承认自己有责任。

Crusades – 表现某种“十字军”式的个人悲情主义,如“只有我一个人在跟不公正斗争”

Unreasonable expectations – 不当预期

Grievance – 积怨

Police encounters – 最近有与警方的不愉快接触经历(警告、拘留等)

Media – 近期媒体对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过多报道(易产生模仿效应)

Focus – 过分关注与他无关的他人,有针对他人的“黑账本”

Contact – 获知被解雇或裁员后,继续与公司其他人密切联系,坚持不放手工作

GdB建议公司对以上这些暴力元素预先了解,做出妥善的预案和安排,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和规避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

第九章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章。其中提到了一些面试新人时的问题很有趣,值得企业面试官思考。

例如,面试一个求职者时,除了常规的面试问题之外,面试官是否能注意到求职者的回答中暴露出的潜在危险隐患?

Describe the best and the worst boss you ever had.

要点:留意求职者是如何描述最差的老板的。是否用词刻薄,并完全排除自己的责任。

Tell me about a failure in your life and why it occurred.

要点:求职者是否想不出有failure?或提到failure时归罪于他人?

What are some of the things your former employer could have done to be more successful?

要点:看求职者是否列出一长串前公司没有做好的地方,并且暗示自己能比他们做得好。

接着问:Did you ever tell your former employer any of your thoughts on ways they could improve?

要点:看求职者是否表现出“说了也没用,说了他们也不会改”之类的话。

What are some of the things your last employer could have done to keep you?

要点:看求职者给出的答案是否合理。例如是否会说“他们如果给我工资翻倍我或许会留下”。

以上这些面试问题,有些较普通,有些并不常见。但其中隐含了很微妙的暴力预防心理测试机制。可惜,理解并掌握这一点的企业管理者太少了。

后半部分讲了人们对fear(恐惧)的误解。fear有真与假之分。真的fear是人在危险发生前的应激本能,而假的fear是大多数人无端的恐慌,正是这种恐慌迷惑了我们原本可以发现危险,可以保命的本能。

如果你对暴力预防方面的话题感兴趣,这本书值得你一读。深度阅读加上思考,也许真的会像这本书的营销口号那样:This book can save your life. 

*参考链接

Gavin de Becker and Associates公司官网:https://gd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