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期:56年前的一起凶杀案,可悲的 bystander effect

这篇文章本来应该昨天发的,怪我没安排好,晚了一天。

因为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56年前的3月13号。

1964年3月13日凌晨,纽约皇后区的一名28岁女子姬蒂·吉诺维斯(Kitty Genovese)在其公寓楼下被杀害。两个星期后,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案件调查报告,称当时共有38人目睹或听到了遇害者的呼救,但没有一个人出面制止歹徒行凶,也没有一个人报警。

这个现象引起了社会学家的关注。

案发四年后,普林斯顿大学的两名社会心理学家做了一系列实验,得出了一个社会学史上著名的定理:the bystander effect 旁观者效应,也叫 bystander apathy(旁观者冷漠)。

The bystander effect, or bystander apathy, is a social psychological claim that individuals are less likely to offer help to a victim when
other people are present; the greater the number of bystanders, the less
likely it is that one of them will help. (Wikipedia)

意思是:在紧急情况下,一个人在有其他人在场时,出手帮助之机会降低,援助的几率与旁观者人数负相关。换句话说,旁观者数量越多,他们当中任何一人进行援助之机会越低。

其中一个实验中,设定一个女子遇到困难,例如突然摔伤或晕倒。这时候,三种路人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第一类路人是独自一人,看到女子时只有该路人一个人在附近这种情况下,70%的人都做出了施救和帮助的举动。

第二类路人是跟朋友一起路过大约也有70%的人做了同样的举动。

第三类路人是一群陌生人,只有不到40%的人做出了施救和帮助举动。其他人无动于衷,或干脆绕开这名女子。

这个实验很出名,后来陆续有其他社会学家做了不同的实验,结论基本差不多:人越多,愿意出手帮助的人就越少,每个人都倾向于做一个事不关己的旁观者(bystander),这就是社会学上的旁观者效应。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2011年10月13日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

一名两岁女童在路上先后被两辆汽车撞伤倒地,最初路过的18名行人未及时施救,只有第19名路人陈贤妹(生于1953年,佛山本地人,职业是清洁工)救起了王悦,随后被送往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急救。

小悦悦七天后抢救无效死亡。

那件事曾引发了社会热烈的讨论。

这也是 bystander effect 血淋淋的例子。

Bystander effect是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学现象,除了跟人们的心理和事发环境有关,还有当地的社会文化、法律等其他因素。

也许我们谁都无权站在道德高地去谴责那些漠然的路人,因为假如我们在现场,谁能保证我们不是另一个路人呢?

Human nature, 可悲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