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7期:写在“世界厕所日”的一个隐秘想法

每年的11月19日是“世界厕所日”,World Toilet Day (WTD),是个联合国节日。

有件事说起来可能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相信——我小时候,80年代,中国大陆很少有人家里有洗手间,大家基本上都要上公共厕所。上公共厕所解大手都要自己带纸,这不是关键,关键是那时候连卫生纸都不是每个人都用得起或舍得用的。很多人用旧报纸、旧杂志、旧书、烟盒纸,条件好一点的用很粗的那种草纸。这种情况我印象中一直持续到90年代早期或中期,取决于你在哪个地方。广东、长三角可能先发展起来几年。

公共厕所在北方一般都是一长条蹲坑,有些有隔板,有些没有,好一点的公厕有蹲便器(squat toilet)。如果是蹲坑,报纸、烟盒纸和各种硬纸擦完腚后可以随手扔进去,隔一会蹲坑自动冲水,有时候水势太猛,有人还没弄完,坑里有“暗礁”,水花就溅一腚。但如果是蹲便器,那个年代水压都不够,硬纸冲不下去就容易堵塞,场面很恶心。所以蹲便器旁边都会放一只纸篓,专门用来让人丢弃擦完腚的脏纸,厕所保洁员会定期倾倒那些便纸篓。

过了几年,经济很快发展起来了,加入世贸以后更是一日千里。很快国人大都实现了洗澡上厕所都不用出门,自己家里什么都有了。

家用冲水马桶普及后,水压高了,设备先进了,关键是大家都买得起用得起卫生纸了,专门擦腚用的卷筒纸扔进马桶遇水就软,不用再担心冲不下去堵塞马桶了(个案除外),但当年装硬便纸的纸篓这个东西保留了下来,现在大多数公共卫生间里还有这东西。

纸篓还在,很多人擦完腚把脏纸扔进纸篓而不是马桶的习惯却继承保留了下来,很多公厕味道始终弄不好根源就在这里。这种习惯到了国外,就会引起尴尬的连锁反应。以日本为例,日本的公厕隔间里一般都配备卷筒纸,标配是两卷,擦完后扔进马桶,冲水,这是常规做法。那边的厕所里很多也放一个纸篓,只是让人们扔一般废纸或垃圾的,不是扔擦完腚的脏纸的。这一点很多初去日本的国人不知道,沿用了国内的那个老习惯,后来就出现了很多公厕里专门贴了中文告示提示国人不要这样做。

这个尴尬不好表达,说得不好就容易刺激某些敏感的小神经。但经济腾飞了三四十年了,早就该抛弃过去那种旧习惯,适应正常的抽水马桶了。

好了,不多说了。懂的自然懂,不懂的随他大小便吧。

Reference

https://www.un.org/en/observances/toilet-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