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oming, by Michelle Obama

阅读推荐指数:★★★★★

*本文中所有对应书中原文的中文翻译皆为笔者原创草译。翻译仅为行文之便,并未斟酌。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本书高居2018年Amazon畅销书榜榜首。


以前我是拒绝看一切名人传记和回忆录的,最近接连读了两本英语回忆录,都不错。Michelle Obama的这本回忆录写得太好,完全颠覆了我对名人回忆录的偏见。

第一夫人不是一个正式的工作,不领政府薪水,但责任不小。First Lady的日常工作是我们常人无法凭空想象的。

回忆录从欧巴马总统两届期满卸任,一家人搬出白宫,重新找房子开始普通人的生活开始,回忆了两人的童年、青少年、上学、工作、生孩子、Michelle辞职、欧巴马从政、参选州议员、竞选总统、连任、届满离开,一路写来,俨然两个很长的故事,又像很多个小故事,全面展示了这对美国黑人夫妇传奇的半生。

之前对欧巴马其实了解不多,从Michelle的回忆中知道了很多。虽然是回忆录,章节安排却像小说一样吸引人。我用了一周才读完全书,每晚睡前读一个小时左右。其实最好能找个周末一口气读完,420页用6-7个小时足够了。

Michelle自始至终不喜欢政治。欧巴马离任后很多记者问她是否会像希拉里那样将来自己参选,她都坚决地否认了这个可能。

她说,“There were days, weeks, and months when I hated politics. And there were moments when the beauty of this country and its people so overwhelmed me that I couldn’t speak. Then it was over…”

曾经有些日子,甚至好几周,好几个月,令我痛恨政治。也有很多时刻,这个美丽的国家和人们令我感动到无语。随后,一切又结束了……

政治是什么?八年白宫生活给她留下了什么记忆?

A hand goes on a Bible, an oath gets repeated. One president’s furniture gets carried out while another’s comes in.

Just like that, there are new heads on new pillow — new temperaments, new dreams.

白宫无非就是一只按在圣经上宣誓的手,老总统家的家具搬出去,新总统的家具搬进去。就那样,白宫卧室里换了沉睡的人,新的梦。就那样。


(图片采自维基百科)

Michelle从刚搬出白宫的最初几天开始写,那种复杂的感受描写得很真实,尽管我们没有经历过那种巨大的心理反差,却不难体会。甚至她的两只狗也习惯了八年中安静的白宫生活,猛地一下突然又听到了别的狗叫,它们居然都愣了半天。这个点抓的妙。

白宫是一座坚实的城堡,密不透风,被各种最先进的安保设施层层包裹着,一点外面的声音都听不到,甚至不能随便开窗,连最普通的微风都不容易吹到。所以当一家四口加两只狗离开白宫后的第一个夜晚,Michelle第一次自己待在厨房里,身边不再有特勤人员和管家。她打开卧室的窗,深深吸了几口新鲜空气,那一刻,居然感到一阵激动和欣喜。

When you walk out the door that last time from the world’s most famous address, you’re left in many ways to find yourself again.

当你最后一次走出全世界最有名的那个地址大门时,你就又将面临着许多选择重新找回自己了。

我读到这里时,第一次开始思考书名Becoming应该怎样翻译才准确,而这个思考随着阅读,一路直到读完全书才有了贴切的感悟。

首先是Becoming me.

Michelle从小住在芝加哥南部,黑人区,租住的是她母亲的姨妈(Robbie)和姨夫(Terry)家房子的二楼,姨妈姨夫住一楼。

外祖父1920年代从亚拉巴马来了芝加哥讨生活,有木匠手艺,也算有个正当营生 。但外祖父信奉阴谋论,对美国政府万般不信任。不信牙医、不信警察、不信任白人。

为了纪念祖母,父亲给她起名Michelle La Vanghn Robinson (LaVanghn是祖母的名字)。

哥哥Craig Robinson比Michelle大两岁,体育很好,后来成了职业篮球运动员。哥哥对Michelle很好,兄妹俩感情颇深。

父亲Fraser Robinson(弗雷泽-罗宾逊),在芝加哥市政公司当水暖工。母亲Marian Shields Robinson(玛立安-罗宾逊)是家庭妇女。就是这样一个中下层阶层的家庭。两人都只短暂上过社区大学,未能读完。

Michelle的母亲很懂教育之道,对Michelle的影响巨大。

Michelle上小学时,遇见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母亲得知后立即找学校给女儿换了班。Michelle成年后想起此事,深感一个不称职的老师可能会毁了很多孩子的一生。没有哪个孩子从小就是坏孩子,是环境的影响导致了成年后巨大的人生差异。

“They aren’t ‘bad kids’. They’re just trying to survive bad circumstances.” 那些并不是“坏孩子”。他们只是在坏环境里求生而已。

就像Michelle的爸爸说的那样,“most people are good people if you just treat them well.” 大多数人都是好人,如果你善待他们的话。

Michelle的父母亲从小就把她和哥哥Craig当作成年人对待,表现在跟他们说话的方式上。

“They didn’t lecture, but rather indulged every question we asked, no matter how juvenile. They never hurried a discussion for the sake of convenience.” 爸妈总是把我们当成大人那样说话。他们从不说教,但认真对待我们问的每个问题,不管是多孩子气的问题。他们从不为了省事草率地结束跟我们的讨论。

童年部分最打动人的是Michelle的母亲对她和哥哥的教育方式,很值得中国父母思考和学习。

She wasn’t quick to judge and she wasn’t quick to meddle. 她从不草率评判,也从不急于干涉我们。

When things were bad, she gave us only a small amount of pity. When we’d done something great, we receive just enough praise to know she was happy with us, but never so much that it became the reason we did what we did.

发生了不好的事情时,她会对我们表达适度的遗憾。我们取得什么成绩时,她会给我们适当的表扬让我们知道她的欣慰,但从不会因为我们做了什么好事而过度表扬。

即使在青春期,爸妈也没给她和哥哥实行过严格的“宵禁”式管教,他们只是定一个大规矩,但不设具体规则。

例如,关于晚上几点回家,Michelle的爸妈不规定具体几点前必须回来,而是跟他们说,”What’s a reasonable time for you to be home?” 你们觉得几点是合理的回家时间?

And they trust us to stick to our word. 然后他们就相信我们会遵守我们的承诺。

这一节特别感人,特别感动我。相信很多读者也会深受震撼。这样的教育方式,从小就培养了孩子独立、自尊和自律,比多少句唠叨和打骂都有效。

Michelle后来回忆说,父母给自己的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始终鼓励她要“使用你的声音”(use your voice),鼓励她勇敢地讲真话,为真相发声,为弱势群体发言。

Michelle考上了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专业。然而大学里白人学生人数远多于黑人学生,大一新生中黑人学生只占9%。

从这时起,Michelle的整个回忆录中都贯穿了对黑人和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的处境和地位的思考。毫不夸张地说,这个思考堪称整本书的思想主线。

本科毕业后Michelle考上了哈佛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毕业后进入美国著名律师事务所Sidley&Austin,回到了家乡芝加哥工作。在这里遇见了她的人生伴侣Barack Obama.

欧巴马也是哈佛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研一期间来Sidley&Austin律所实习。Michelle被指定为带他实习的师傅。

实习的第一天,欧巴马居然迟到了二十分钟。第一印象并不好。

欧巴马当时在哈佛大学已经小有名气,负责哈佛法律学刊的编辑。两人第一次外出吃工作午餐时,吃完饭,欧巴马掏出一根烟美美地点上,这让Michelle大为反感,在心里悄悄地给他“盼了死刑”。抽烟这种事在高大上的律所和美国精英阶层是非常拿不出手的一个坏习惯。欧巴马后来一直到做了总统才正式把烟戒掉。

欧巴马的出身比Michelle更卑微。

母亲是美国人,在夏威夷认识了一个肯尼亚人Barack Obama。对,他爸爸也叫巴拉克-欧巴马,父子同名。婚姻很短暂,欧巴马出生后不久就离婚了。母亲后来改嫁了一个爪哇的地质学家,所以欧巴马6岁起就去了印度尼西亚,基本上就是一个在印尼乡下放羊的小屁孩。母亲怕他学坏,就想办法送他回了美国接受正规的教育。这一点也是后来川普提出的一个质疑,说怀疑欧巴马根本不是出生在美国,而是生在肯尼亚,并且可能是一个隐藏很深的穆斯林。当时川普为了给自己参选造势,什么惊悚都话都敢说,比现在浪多了。美国这地方很怪,你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不能随便批评黑人和弱势群体,但是唯独对政府、总统和政要,你想怎么骂就怎么骂,多离谱都没事。

Michelle终于接受了律所实习生欧巴马,觉得他很努力、自律、乐观,尽管他不喜欢收拾房间,脏衣服和袜子到处乱扔。

读书期间欧巴马就积极投身社区服务,为社区的黑人家庭和弱势群体奔走呼吁,争取合法权力,培养黑人的自信。在哈佛大学期间更是展露了卓越的学生领袖才能,以至于哈佛法学院的一位老教授说,欧巴马是他一生中遇见的最有前途的学生。

哈佛毕业后,欧巴马正式加入律所工作。此时的Michelle日渐对律师的工作感到迷茫和厌烦,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于是决定辞职,先后在芝加哥某NGO机构和芝加哥大学附属医院工作过。两人婚后多年不孕,一度苦恼。后做了试管婴儿,先后生下两个女儿。

It turns out that even two committed go-getters with a deep love and a robust work ethic can’t will themselves into being pregnant. Fertility is not something you conquer. Rather maddeningly, there’s no straight line between effort and reward.

事实证明即便是两个事业上志在必得、生活中深深相爱、严守职业操守的精英,也不能想怀孕就怀孕。受孕这件事不是你能征服的事。努力和回报之间竟没有一条必然的直线,真令人发疯。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芝加哥所在的伊利诺伊州议员中有了一个空缺,欧巴马跟Michelle商量后决定竞选州议员。从此走上了从政的道路。

欧巴马一路脱颖而出直到大选胜出,荣登美国总统宝座的过程描写很精彩。

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黑人总统。种族歧视也始终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顽疾,不论你怎样规避,怎样立法约束。对有色人种的歧视和白人至上主义其实是美国社会思想里两条长久的主线。正像那句话说的那样:越是宣传什么,越说明你缺什么。

早在竞选期间,2017年5月开始,出于对欧巴马特殊身份(黑人)的安全考虑,特勤局就开始对他进行特殊保护了。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第一次:第一次对一个总统候选人进行高规格贴身保护。

It was the earliest a presidential candidate had been given a protective detail ever, a full year and a half before he could even become president-elect, which said something about the nature and the seriousness of the threats against him.

这是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对总统候选人提供贴身保护,甚至离他正式成为总统候选人之前一年半就开始了。这足以说明他当时面临了多严重的危险。

Michelle深感作为黑人的艰辛,她说,“There’s an age-old maxim in the black community: You’ve got to be twice as good to get half as far.” 黑人社会里有句老话:你得比别人做的好两倍才能走得跟别人一样远。

这个过程,好沉重。

2009年1月20日,巴拉克-欧巴马宣誓就职第44届美国总统。

八年的白宫生活开始了。

Michelle讲了一件真实的事,我看了觉得很震惊。(第396页)

2015年,南加州查尔斯顿(Charleston)的一个黑人教会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枪击案。这群美国黑人教友邀请了一个21岁的白人男子加入他们的圣经学习会。大家开始低头祷告时,这名白人男子突然掏出抢对人群射击,当场打死9人。并且边开枪边喊:“I have to do this, because you rape our women, and you’re taking over our country.” 我必须得打死你们,因为你们强暴我们的女人,篡夺我们的国家。”

令人震撼到无语的一个镜头……

欧巴马夫妇事后赶到事发地,安抚受害人家属和教友,并亲自主持了一场讲道。

Michelle深深感到:Our presence in the White House had been celebrated by millions of Americans, but it also contributed to a reactionary sense of fear and resentment among others.

我们进入白宫这件事得了成千上万美国人的欢呼,但同时也导致了某些人心生恐惧和憎恨。

八年的白宫生活随着川普胜出,即将结束了。

Barack and I walked out of the White House for the last time on Jan 20, 2017, accompanying Donald and Melania Trump to the inauguration ceremony.

2017年1月20日,巴拉克和我最后一次走出了白宫,陪唐纳德和米拉尼亚川普去总统就职仪式现场。

白宫的工作人员最后集体送了他们一个小礼物——两面美国小国旗。一面是欧巴马第一天进入办公椭圆办公室当天办公桌上插的小国旗,一面是他最后一天桌上的小国旗。


(图片采自:http://www.newsmov.biz/michelle-lavaughn-robinson-childhood-pictures.html)

全书最精彩的部分我认为是后记。

Michelle写道:

For me, becoming isn’t about arriving somewhere or achieving a certain aim. I see it instead as forward motion, a means of evolving, a way to reach continuously toward a better self.

Becoming requires equal parts patience and rigor.

Becoming is never giving up on the idea that there’s more growing to be done.

在我看来,becoming并非是达到什么地方,或实现某个目标。我视之为一个向前的过程,一个演进的途径,一条持续寻找更好的自己的路。

Becoming需要等量的耐心与严谨。

Becoming是永不妥协,从不忘记我们永远都在成长。

亲爱的读者,你觉得Becoming应该怎么翻译呢?希望你读完这本书后发表你的高见。

参考链接:

Becoming官网:https://becomingmichelleoba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