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期:被鞭刑吓出来的“童叟无欺”,baker’s dozen = 13

英语中有个奇怪的词 baker’s dozen,意思是13个。

很多朋友上中学时可能都学过,不知道你的老师有没有给你讲清楚这个说法的来历和意义。

如果你认识这个词,今天可以听佛老再讲得深一点,有延申的一段小历史。

如果你不认识这个词,读完今天这篇小文你就记住了,并且知道了来历。

今天的主题就是:why is baker’s dozen 13?

Baker就是面包师,或者面包房。dozen就是一打,一般12个为一打。

*补充知识:12个为一打(dozen),12打叫一罗(gross),12罗叫一大罗(great gross).

上面这个计量单位中的”罗“就是英语单位 gross的音译。

  • A gross refers to a group of 144 items (a dozen dozen or a square dozen, 122).
  • A great gross refers to a group of 1728 items (a dozen gross or a cubic dozen, 123).

我们接着讲面包房的一打为什么是13个。

这个传统要从中世纪的英格兰说起。

大约在13世纪中期,英国国王亨利三世(Henry III)颁布了一条法律,规定面包的价格必须与小麦的价格相匹配,换句话说,就是要求面包房在制作面包时不缺斤短两,给足分量。面包对于英国人就像馒头之于中国北方人一样,是百姓最普通的日常口粮。这样想你就能理解这条法律的意义了。

如果哪个面包房做的面包分量不够标准,根据这条法律,面包房主就会受到严格的处罚。

怎么处罚呢?视情节而定:

罚款(fine)

带颈枷(pilloried)

鞭挞(flogged)*这就是中世纪英国的鞭刑。

这样一来,做面包的人都害怕顾客投诉和举报。于是为了保险,干脆在卖给顾客面包时特意多给一点,或者多给一个小面包,以防面包重量不够标准。

于是,一个中世纪的英国人去面包房买12个面包,他就会得到13个面包。额外的那个面包又叫作 inbread 或 vantage loaf.

后来,这个传统从面包房又发展到了卖 muffin的和卖bagel的。后来大概在16世纪时,英语里就有了这个成语 baker’s dozen,意思就是 thirteen.

这个说法具体怎么使用呢?

简单说,怎么用都可以,只要你想表示13这个数字,就可以说 baker’s dozen.

例句1:

I had demanded about 15
numbers of drinking water bottle for that long journey. But shopkeeper
had only a dozen and I asked him to arrange
baker’s dozen at least.

例句2:

The ad in the Sunday paper clearly says it’s only $2.99 for a baker’s dozen. But the store clerk insisted on giving me only 12 doughnuts. So I finally had to call the manager.

以上就是 baker’s dozen 的来历、意思和用法。

讲到这里,从中世纪英格兰的这条严苛的法律想到了一个人——朱元璋。

之所以想到他,是因为中国24个朝代中,明朝,尤其早期,大概是法律最严格的一个朝代。

朱元璋由于童年极度穷困,所以当了皇帝后特别痛恨贪污腐败。他亲自主持制定了一套史上最严苛的法律《大明律》,在大明律之外还编了一套《大诰》,专门用来惩治腐败。

*补充知识:严刑峻法用英语可以说 draconian laws;西方法律史上有个“严法重典主义”思潮,英语称为 Draconianism. 这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以后有机会我们专门讲。

朱元璋时期对贪官污吏有多严苛呢?

明大诰的法律地位高于《大明律》,量刑也远重于《大明律》,其中恢复了肉刑,甚至包括许多法外酷刑,例如规定了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之刑,并将之挂于官府公座两旁。(摘自:维基百科)

朱元璋还觉得不行,于是要求全国各级衙门印制《大诰》单行本,发放到全国每户人家,进行高压普法宣传。同时,科举考试中加入《大诰》试题。以此达到全方位震慑贪官污吏和腐败分子的效果。

然而,朱明一朝又是中国历代最腐败、贪官最多的一个朝代。

最著名的例子是那位被《亚洲华尔街日报》(2001年)统计为世界首富的大太监刘瑾。

2001年,《亚洲华尔街日报》评出了一个排行榜,名为”一千年来最富的五十人”。在这份镶满黄金的排行榜上,中国有六人上榜: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珅、伍秉鉴、宋子文。

刘瑾是明武宗时期权势最大的宦官,明武宗就是明朝历史上最没正行的正德皇帝。

正德五年(西元1510年),刘瑾被抄家。被抄出“黃金一千两百零五万两,白银两亿五千九百五十八万两”。

这些钱是个什么概念呢?

正德时期的明朝,整个社会流通的白银总额都不足3亿两。

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富可敌国,一个人的财富抵得上一个国家的财富总额。

换算成今天的货币价值,方法如下:

6500万两银值多少元人民币呢我们还是按对大米的购买力折算。当时的米价为每石400文钱左右(约0.4两银),6500万两白银可以购置1.6亿石大米。明代的一石米约等于今天的150斤,我们以每斤米4元人民币计算,可知:

一石大米=0.4两银=150斤=600元(适用于明代中期)

也就是说,刘瑾的财产如果放到今天,应该有960亿元左右。(摘自:搜狐)

(https://www.sohu.com/a/224960340_128692)

历史就讲到这里,看来严刑峻法并不能杜绝贪官污吏和腐败。这是个复杂的社会学问题,此不赘述。

小结今天的话题

Why is a baker’s dozen 13?

In 13th century England, a law was enacted which prevented
bakers from cheating customers and selling light loaves of bread. To
prevent themselves from getting in trouble with the law, bakers would
give an extra loaf for every dozen purchased to make up for any
potential shortf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