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0期:尼古拉二世与儿岛惟谦
今天要讲一个故事,是我从马国川老师的书中读到的一段日本历史。
故事发生在1891年的今天(5月11日),俄国皇太子尼古拉访问日本,在滋贺县大津市遇刺。刺客不是普通民众,而是当地的一个警察(警备巡查),名叫津田三蔵。
刺杀事件震惊了日俄两国,俄国要求日方严惩凶手,否则将兵戎相见。
摆在日方面前的有两种处理方法:
按照日本刑法第116条“大逆罪”判处死刑。 可以向俄国交代,平息对方怒火,避免冲突升级。但问题是这条刑法只适用于日本皇室成员,不适用于外国皇室。
第二种处理方法是按照普通杀人未遂罪处罚,最高判无期徒刑。 这样做恐怕俄方不会满意。
经过讨论,处理此事的日本高官一致建议按照第一种方法,对津田三藏判处死刑,尽管这样判决不符合“大逆罪”的规定。
对内阁的这个建议,日本最高审判机构大审院院长儿岛惟谦表示反对,认为这种做法违反日本 宪 法 规定的司 法 独 立原则。按照法律正义原则,被告只能适用寻常谋杀罪(未遂)。
“既然法无明文规定,就不能草率判处死刑。应该坚持原则,拒绝向政治压力屈服。诸君,捍卫 司 法 独 立,舍我其谁?”——儿岛惟谦
随后日本政府内阁高官多次向儿岛惟谦施压,都说服不了这位大法官。当时日本内阁说“如果俄国不满判决,出兵报复,日本可能会亡国!”儿岛惟谦拍案而起说:“如果司 法不 独 立,日本亡国就让它亡国好了!”
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日本政府只好用别的方法向俄国诚恳致歉,明治天皇专程到旅馆看望尼古拉皇太子,日本国民在这件事上也表现出了惊人的理性,从各地给受伤的俄国皇太子送去了慰问信和慰问品。
一场险些引发日俄两国战争的刺杀事件就这样过去了,被告津田三藏最终被判谋杀未遂罪,处以终生苦役。
这件事发生在1891年,距日本近代第一部宪 法颁布还不到半年(Nov 29, 1890,明治二十三年),这件事使日本的法 治国家形象被国际社会认可。儿岛惟谦被日本人称为“护法之神”,他的雕像竖立在日本爱媛县宇和岛城供后人瞻仰。
遇刺的这位尼古拉太子后来继承皇位成了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
1918年7月,这位沙皇及其家人被布尔什维克秘密警察机枪扫射集体处死。
今天故事中提到的人物:
児島 惟謙/こじま これかた,Kojima Korekata ,1837年3月7日—1908年7月1日),日本法官、政治家,1837年(日本天保八年)生於宇和島藩宇和島城下(今愛媛縣宇和島市).
尼古拉二世(俄語:Николай II,羅馬化:Nikolay II;1868年5月18日—1918年7月17日),俄罗斯帝国末代皇帝,在位时间1894年—1917年。
津田 三蔵(つだ さんぞう)(1855年2月15日- 1891年9月30日)明治期の日本の陸軍軍人、警察官。大津事件の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