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6期:This is how I read 夏日阅读漫谈(3)

在“How to Read a Book”书中, 作者把阅读分成了四个层次:

  • Elementary Reading 初级阅读,read to entertain 娱乐,看着玩,闲着没事随便看看
  • Inspectional Reading 检查式阅读,read to inform 略读、扫读、翻看,判断是否值得仔细读一遍
  • Analytical Reading 分析式阅读,read to understand 精读、细读,力图与作者思维同步,理解书中的深层内容,培根那句名言“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说的就是这类书
  • Syntopical Reading 系统阅读,read to master 不再拘泥于一本书本身,而是从书中的内容延展开,集中阅读其他相关的书籍(read many books on the same subject)。
    *这是阅读的最高境界,最终的归宿是从阅读中不断积累,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自己写书,开宗立派。

以上就是我理解的How to read a book这本书的精华(整本书都是精华,这只是精华之一)。

*

是不是有点太抽象太遥远了?下面跟你分享几个我的日常阅读心得和小技巧,仅供参考。

Find (set) your reading time; make it a ritual.

早上散步回来半小时、工作日的午间半小时、晚上睡前半小时是我每天的固定阅读时段,没有什么能取代这一个半小时的快乐。你也可以试着找一两个每天可以固定用来严肃阅读的时段,两个十五分钟即可。例如地铁通勤路上,一天两趟,足够看很多页书了。

Read pages, chapters, not words.

阅读时以“页”和“章”为单位,不紧盯字词,每两页最多查一个生词(非母语阅读时不要随时中断阅读查字典,可以读完一小章节后统一查,不要看到每个不认识的词都查)

*这个需要再次强调:不要碰到每个不认识的单词都立即去查字典,优先查不断出现的词和完全影响你理解全文的关键生词。不要把一切英语阅读都当成学校英语精读课,那样就偏离书本身的乐趣了。

Know what you want from a book before opening it

决定看一本书之前先看简短书评,大概了解作者和书的概况、背景,确定你感兴趣了解的重点,忽略或略读次要内容。

Take notes, write reviews; read in order to write.

阅读的目的无非求知或增闻,最终要靠自己总结、写作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读完一本书一定要整理阅读笔记、书摘、书中提到的你感兴趣的参考书目、写读后感或正式书评(可以在Goodreads, Amazon或豆瓣之类的网站写),只有经过了这一套总做,才算读过了一本书,包括小说。否则只能算看了个故事。

Use a marker to highlight

减少或尽量不摘抄(我的习惯做法是用记号笔划线highlight生词、好句和感兴趣的段落,读完一章后统一回顾整理划线内容)。

Keep writing every day

坚持每天写作,不论中文还是英文阅读,每天必有习得。把当日新知写成自己的文字,每天都在拓宽自己的知识维度,每天的阅读才不浪费。

Information vs knowledge vs wisdom

分清信息、知识、智识这三者。信息又分为垃圾信息、无效信息和优质信息。把优质信息转化成你的知识,在知识中寻找智识,这才是我认为的阅读的真谛。

这样说也许有点枯燥和说教了,就此打住。毕竟阅读是私人化的事,书不能当饭吃,不看书也不会死,各人选择吧。

前几天跟一个90后下属一起出差,我嘴贱随口问了句“最近在看什么书?”答“很久没看书了”。一路无话,她刷手机短视频,我看车窗外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