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8期:传说中的“戚风”蛋糕

老婆最近频繁练手,相继攻克了几道重大烘焙里程碑,巴斯克蛋糕、戚风蛋糕、海盐面包、热狗、贝果均已炉火纯青,下一步要开始自制披萨了。

总听她说“戚风蛋糕”,我一直不知道是哪两个字,以为是七封、奇峰、凄风、骑缝、砌缝、栖凤、启封、漆封、气疯……

学习了一下,原来是——戚风蛋糕(Chiffon cake)。

戚风蛋糕的特点是松软,主要成分是植物油、鸡蛋、糖、面粉、发酵粉(baking powder),重点是用植物油 (vegetable oil)取代了传统蛋糕制作中使用的牛油和起酥油(shortening)等固态脂肪(solid fat)。

成分不谈了,免得像化学课,说说“戚风”这个名字吧。

1927年,美国人Harry Baker(这个姓,天生做蛋糕的命)发明了一种质地松软的蛋糕,但没专门起名字。1948年蛋糕配方卖给了美国通用磨坊公司(General Mills),通用磨坊的营销人员根据这款蛋糕松软棉滑的特点给它起了个名字——chiffon cake.

*注:通用磨坊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世界第六大食品公司,1866年成立,旗下主要产品有哈根达斯冰淇淋、湾仔码头水饺等。

Chiffon是法语,雪纺布,是一种柔软透明的布料,常用在高级礼服上。

Chiffon cake到了东南亚,被新马华人译为“戚风”,在港台被译作“雪芳”。

Chiffon 法语读音是[ʃi.fɔ̃],  英语一般读作 /ʃɪˈfɑn/ ,很可能新马是根据法语音译的,台湾是按照英文读音译的,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