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1期:How to Become Fat?

很多人眼睁睁看着自己一天天变成了胖子,不仅不急,反而欢喜——显得富态,生活好,好像家里有米有面有蛋有菜的样子。于是就有瘦子pia pia打脸希望速成变成胖子。米面不容易得到,把脸打肿些出门倒垃圾碰到邻居也有些底气——哼,我今天吃了三顿饭!

这世道,太梦幻太诡异,哪儿说理去?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打肿脸充胖子”这句谚语英文怎么表达。首先声明,我没有标准答案,跟你随意探讨一下而已。佛老经师不到,学艺不精,下文中如果有崩瓜掉籽儿的地方,您别较真儿,凑合看,总比抖音有营养。

首先,人为什么想变成胖子呢?

大概是因为在吃饭发生困难的时期胖子象征着富足吧。八十年代人们见面除了问“吃了吗?”还喜欢恭维对方“哟,王姐,又发福啦。最近又有什么好事儿了?”你瞧瞧这两个“又”字用得多TMD润物细无声。

改开四十多年了,如今吃饭应该是不成问题的,theoretically, for most people,现在还想变成胖子,心理就比较复杂和微妙了。

Why does anyone want to slap his/her face until it’s swollen only to look like a chubby-faced fatty anyway?

这句话是我的扣问。我不理解,所以问。

1. 借来的羽毛

伊索寓言里有个小故事,说有一只乌鸦(crow, jay),嫌自己长得丑,就偷了一些漂亮鸟的羽毛插在自己身上。结果露了馅儿,被众鸟把它浑身的羽毛都啄了个精光。

这个故事版本众多,也有说是寒鸦(jackdaw)的。Not important.

The moral is – borrowed finery brings humiliation. 借来或偷来的装点,终将自取其辱。

后来英文就用“借来的羽毛”(borrowed plumes)形容这种虚荣心,完整的用法是 adorn oneself with borrowed plumes,这是“打肿脸充胖子”众多意思中的一种。

那只乌鸦的做法可笑吗?Not at all. 很普遍的动物界心态,人类更擅长。

2. 啤酒没有香槟香

19世纪末20世纪初,香槟酒(champagne)已经成了一种身份和品味的象征,代表着尊贵(prestige)、豪华( luxury)、社会地位和阶层( a symbol of status and class)。价格低廉的啤酒彻底成了劳苦大众的饮品。

如果一个穷人天天想着美味珍馐绫罗绸缎,别人就会说他 have a champagne taste on a beer budget (字面是“只有买啤酒的钱,却有喝香槟的胃口。”)

这个说法至少有四种变体:

champagne taste on a beer billfold

champagne taste on a beer pocketbook

champagne taste on a beer salary

champagne taste on a beer wallet

说的意思都一样,没钱,但天天想过有钱的生活。

我怎么忽然想起了几年前流行过的一个网络词“地命海心”?如果你不懂,地是地gou油,海是香烟牌。好了,其余请自学。

这个想法有错吗?Not at all. 

但有想法你得奔去,不能跟家蹲着干想。如果天天吃不饱饭,想瞎了心也不会变成胖子。但吃不成胖子也不用打自己的脸,有人打,天天在打,pia~pia~的,震耳欲聋,不眠不休。


小结今天的内容

下面两种说法在某些语境下都有“打肿脸充胖子”的意思,但并不能完全对应。谚语翻译比较复杂,意思很微妙,需要context. 

  • adorn oneself with borrowed plumes
  • have a champagne taste on a beer bud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