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8期:八百屋,八百半,八佰伴,八百里火焰山
前几天路过浦东第一八佰伴,在装修,颇为感慨。提起这家八佰伴,当年可是轰动上海滩的一件大事。
八佰伴,日语汉字写作 “八百半”或片假名 ヤオハン,罗马字是 Yaohan,读音近似“雅哦航”。
八百“伴”是什么意思?
这家曾经传奇的商业品牌最早只是个乡间小店,开在神奈川県小田原市,创始人叫田岛半次郎,就是一家水果店,用日语说就是一家“八百屋”(杂货店),“八百”表示东西多,加上创始人名字里的一个字“半”,所以店名叫“八百半”,意思就是“半次郎的八百屋”(田岛半次郎开的水果店)。
日语中的“八百”读音很特别,源自古日语,意思是形容非常多,就像汉语里常用三、九、百来形容多一个道理(联想“百货商店”的“百”)。
据说日本街头卖蔬菜和水果的小店过去原本叫 “青物屋”,后来这些小店除了蔬果,也卖各种油盐酱醋日常杂物,品类繁多,于是就改名叫“八百屋”了(やおや,Yaoya),读音近似“雅哦雅”,大概可以对应英文里的 grocery store.
田岛半次郎的女儿叫田島カツ(田岛加津),1924年跟父亲店里一个叫和田良平的店员结婚,婚后称和田加津(和田カツ)。父亲去世后,小夫妻继承了八佰半商店产业,1930年在靜岡縣熱海市重新开店,从此逐渐发展壮大起来,1950年代竟然成了一家股票上市的超市连锁品牌。
80年代风靡中国大陆的日本电视连续剧《阿信》的主人公原型据说就是这位和田加津女士。
半 – 伴
八百半1984年在香港开分店,据说有个香港风水大师建议把“半”字改成“伴”字,否则不吉利,于是八百半从此在两岸三地的中文名称就变成了“八百伴”,而不是日语里的“八百半”了。
大多数网站都没有提到这个细节,只是说由和田良平夫妇创建。如果你一直好奇为什么叫“八佰伴”,就算你学过日语,知道“八百”的意思,这个“伴”字估计想不到是什么出处。
从东京坐新干线去京都大阪的话,中途会经过伊豆半岛,那里有一个新干线车站,叫“热海”,那个热海就是和田夫妇重振八佰半的起家地。
上海浦东曾经的第一地标
1995年12月20日,在上海浦东开设中国内地第一家分店,所以叫“浦东第一八佰伴”。90年代的上海浦东刚开始开发,八佰伴是当时浦东最著名的地标和商场,用上海话说“八佰伴”这个名字听起来摩登得不得了(当年)。
据说2008年12月31日当天这家八佰伴一天都销售额创下了中国大陆单店单日零售最高纪录。
你就知道当时浦东八佰伴有多受欢迎了。
1997年八佰伴集团宣布破产倒闭,大陆地区各地的八佰伴商店相继被华地集团收购,但保留了“八佰伴”这个品牌的使用权。
八百里火焰山
公司附近新开了一家餐厅,中文名叫“八百里火焰山”,英文叫 Pizza Yakitori bistro,字面直译的话是“披萨烧鸟小酒馆”,我看了这个中英文店名,搞不清楚它是意大利餐厅还是日式烧烤店(焼き鳥,Yakitori),但我猜这家店主的意思是想用“八百”来暗示他家的烧烤品种多,量给的多,I gu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