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8期:莘莘学子怎么翻译?先学好母语,再学好外语。

这几天有个学校又出了丑,为什么又说“又”,因为层出不穷。前有北大中文系教授116字微博被人指出12处语文错误,后有厦大宣传看板悻悻兮莘莘。

我老人家一般不喜欢掺和这等蝇营狗苟之事,实在看不下去时,偶尔也科普一下汉字。你如果爱国,就该首先尊重你母语的文字和文化。

1. 莘莘

首先,“莘”字音似“深”,常叠用作“莘莘”,《诗经》中就出现过——“莘莘征夫,每怀靡及”

莘莘形容人数众多,民国时“莘莘学子”这个词才流行起来。

一个学生两个学生不能叫一个莘莘学子,必须指一群人,泛指学生这个集合。

如果说这个词对应英语哪个词,嘿嘿,你问对人了,佛老认为“莘莘”可以对应英文单词 throng.

莘莘学子不妨翻译成 throngs of students.

不认识throng的读者顺便学习一下,throng – a large gathering of people.

当你想说“一群”的时候,除了a group of ,也可以考虑一下a throng of. 前者更强调是一帮、一个群体,很可能都互相认识。后者真的是一群,一堆,散乱的人。

2. 悻悻

“悻悻”(音似“姓”)在古汉语中一般用作“悻悻然”,作副词,表示愤恨难平的样子,翻译成当代汉语就是“气哼哼地”。英文怎么说呢?sulkily, resentfully 都可以考虑。“他悻悻而去”这句话就可以说 He left in a huff.

3. 莘庄

上海有个地方叫“莘庄”(今属闵行区),这里的“莘”不读“深”,而要读成“心”。地名从古音,多有典故。莘庄因跨莘(xin)溪而得名,莘溪因为莘草而得名。

“莘莊自南宋至民國二年(1913年)一直隸屬於華亭縣。民國元年(1912年)華亭、婁縣兩縣合併為華亭縣。民國三年(1914年),華亭縣改稱松江縣,莘莊仍隸屬松江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設鎮。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劃歸上海市第二十六區,龍華區。” – 维基百科

群魔乱舞的时代,妖孽丛生。前几天我还读到一首清华教授诗人歌颂清灵的诗,于是联想到了49年11月斯大林70大寿时郭姓文人写的那首祝寿诗《我向你高呼万岁》。

https://www.sohu.com/a/238747170_200621

睡前又听了一遍北韩神曲《没有你就不能活》,觉得莘莘悻悻也无所谓。祝贺学子们,终于要放暑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