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9期:佛老十月书单 – Fuolao’s Oct Reads

本月重点推荐一本好玩的书:

A Secret History of Brands: The Dark and Twisted Beginnings of the Brand Names We Know and Love, by Matt MacNabb

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不是严肃的文学或传记,而是一篇充满猎奇和演义色彩的故事书,全是关于世界知名品牌背后不为人知的秘闻的。很短,纸质书只有160页。喜欢这本书的很喜欢,不喜欢的特别不喜欢。具体怎样,请读者自己感受吧。

简单说就是收集了下面这些品牌的“黑”历史和他们不愿再提起的糗事:

Coca-Cola, Hugo Boss, Ford, Adidas & Puma, Chanel,
Bayer, Kellogg, Winchester, Bakelite.

为了这本书提到的阿迪达斯和彪马,我专门邀请了一位资深读者和写作者创作了一篇相关文章,介绍了这对冤家的爱恨情仇。


作者:咩小姐有两只喵

Adidas 的创始人
Adolph (Adi) Dassler 和 Puma的创始人Rudolf
Dassler 其实是德国的兄弟俩,两人曾经一起经营家族生意,他们合作设计了双条纹的运动鞋,并于1919年创立了Gebrüder
Dassler(简称Geda)品牌。

1936年的奥运会对Dassler兄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机。他们的服装鞋受到德国运动员的青睐,销售有了巨幅的增长。

那时的兄弟俩,关系很好。

但不久,二战爆发了。

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兄弟之间的关系也愈发紧张,他们的妻子妯娌关系也不好。兄弟之间的不睦使两家人渐行渐远。

除了一些小的误会和嫌隙,根据 Vintage Sports 的报道,德国政府认为Adolf作为制鞋供应商的用处更大,所以没有派他去前线,而Puma的创始人Rudolf 则应征出战,去前线卖命。

Rudolf 对此耿耿于怀,觉得不公平。自己在前线卖命,而Adolf却在后方轻松地卖鞋赚钱。

1945年二战结束,轴心国溃败,同盟国要对纳粹士兵“追诉”,Adolf这次又摆了Rudolf一刀,向盟军报告说Rudolf为纳粹德国服过兵役,直接把自己的亲弟弟送进了监狱。

自此,这对兄弟之间的各种恩怨情仇,结下的梁子再也解不开了。1948年,Dassler的合作关系彻底“凉凉”。既有大环境战争的原因,也有兄弟之间的误会和背叛,新仇加旧恨,继续在一起合伙做生意已不可能。

经过一系列的资产分割,清算,兄弟俩就此彻底分家,从此“老死不相往来”了。后来,俩人各自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1957年,Puma 成立。

之后一年,Adolf也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公司Adidas(Adi是Adolf的昵称),而“das”则是来自于他的姓Dassler的前三个字母。

很难想象,因为误会和嫌隙,兄弟俩真就上演了一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戏码,两家公司也开始了“相爱相杀”的百年暗战。


Reference

Adidas vs. Puma: A History of Two Brothers – Explosion
(ghsexplosion.com)


九月份居然读了9本书,其中纯文学类占了5本,有点过了。好几本篇幅很短,但都很有意思。

从这9本书中挑出了三本推荐给你,是为佛老十月书单:

1. Why I write, George Orwell

2. A Secret History of Brands: The Dark and Twisted Beginnings of the Brand Names We Know and Love, by Matt MacNabb

3. How Google Works, by Eric Schmidt

如果你也是Google的粉丝,可以先读这本,再读”Are You Smart Enough to Work For Google?”

4. Bird by Bird: Some Instructions on Writing and Life, by Anne Lamott

一本教写作风格的经典教科书

5. Crafting Novels & Short Stories: The Complete Guide to Writing Great Fiction, by Writer’s Digest

《作家文摘》杂志的编辑们集体编辑的一本写作教科书,汇集美国当代作家关于写作的理念和技巧。

6. How to Be Invisible: The Essential Guide to Protecting Your Personal Privacy, Your Assets, and Your Life, by JJ. Luna.

在这个信息满天飞,个人信息满地跑的时代,最明智的做法是“隐身”。尽管很难做到,但值得学习。本书实例以美国为主,外国人很难模仿,但“隐身”的理念值得借鉴。

7. Fluent in 3 Months: How Anyone at Any Age Can Learn to Speak Any Language from Anywhere in the World, by Benny Lewis

一个21岁的美国人,突然发现自己学了半年西班牙语还是不能用西语跟人交流,于是开始思考怎样学习外语最有效。他成功了。今天的他,全球飞,满世界跑,能流利地说几十门语言,教人三个月学会说任何一门外语。受本书鼓舞,我又重新捡起了生锈了的两门外语,每天晨昏不辍地开始学习了。

8. Sawn-Off Tales, by David Gaffney

这个英国人很有意思。每天坐地铁上下班路上看小说,有一天忽然想不如自己也利用地铁上的两个小时通勤时间写小说吧。于是就开始写很短的故事,500字上下,然后浓缩到200字,再到100字。这就是时下流行的微型小说 flash fiction.

9. Sudden Fiction International: 60 Short-Short Stories, by Robert Shapard

一本选录了世界各国作家超短篇小说的集子,中国作家冯骥才的作品入选。有趣的一本小说合集。


关于奥威尔的那本书:Why I write

其实只是奥威尔的一篇散文,我读的这个文集汇集了奥威尔的一些散文和信函,以这篇文章题目作为了书名而已。

在线阅读这篇文章(也可免费下载):https://srjcstaff.santarosa.edu/~mheydon/whywriteD.pdf

也可以在奥威尔基金会在线阅读全文:

https://www.orwellfoundation.com/the-orwell-foundation/orwell/essays-and-other-works/why-i-write/

简单说,奥威尔把一个人写作的动机概括为了四种:

  • Sheer egoism  – 纯粹个人满足
  • Aesthetic enthusiasm – 审美热情,纯粹为了文学的艺术性
  • Historical impulse – 对历史真相好奇和探求
  • Political purpose – 政治目的,写作人的政治理想

奥威尔是我最喜爱的英语作家,没有之一。他的所有作品我都常年反复阅读,没有尽头。很多时候心里觉得很堵,一读奥威尔就不堵了——Orwell has said it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