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4期:尾巴摇狗,当心狗咬。

以前学国际关系课程时接触过一个理论:Rally ’round the flag effect.

有叫聚旗效应的,有翻译成战旗效应的,也有把这种效应(effect)称为症候群(综合征,syndrome)的。因为这种效应从古至今被无数次利用过,达成了很多政治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先给你看两个数据。

2001年美国总统小布什(George W. Bush)的民调支持率最低跌至51%,结果9/11恐袭事件一发生,他的支持率迅速飙升,最高升至90%.

在任何民主国家,民众对总统和政府的支持率达到90%都是不可思议的数字。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总统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的民众支持率也迅速升高了12%.

究其原因,一国在面临外敌入侵、外交危机(被国际制裁等)或与别国发生战争时,该国政府和领导人会在短期内迅速获得国民的支持,同时国内对政府的批评声音也会大幅减少。

这种现象在国际关系理论里就叫做Rally ‘round the flag effect,就好像战场上竖起了一杆大旗,所有人都会提振信心,围拢在战旗周围继续战斗一样。

既然民众这样容易被影响,有些政府就开始动歪脑筋了。在国内混乱或者政府不被信任的危急时刻,如果发动一场对外战争,或者与别国发生较大规模的冲突,国内反对的声音不就消失了吗?政府不就重获支持了吗?

这种策略在国际关系学上也有一个专有名词:diversionary foreign policy(转移视线的外交政策), 或 a diversionary war(转嫁国内矛盾的战争)。

1904年,四面楚歌的俄国沙皇尼古拉斯二世( Tsar Nicholas II)就尝试了这个伎俩,决定与不断扩张和挑衅的日本开战。结果,新兴的帝国主义小国日本战胜了不可一世的老牌帝国沙皇俄国。引发了一系列骨牌效应,催生了1905年俄国革命(the First Russian Revolution)和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the second Russian Revolution)。

可见,Rally ‘round the flag effect 不一定管用。战端一开,谁也无法把握战争的进程和结果,很多想通过对外开战转移国内矛盾的人最终葬送了社稷,甚至后院起火(backfire)反而加速了灭亡,但最大的受害者还是老百姓。这种例子在历史上层出不穷,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中国春秋战国历史和南美洲近代史。

今天文章的题目wag the dog也是类似的一个现象和理论,以前讲过,欢迎回顾。

*第294期:Wag the dog

古往今来,多少战争,数不清的白骨,无名,无畏,无谓,无终,无用,无果,无踪。

你以为你是炮弹,也可能只是炮灰。

You thought you were a cannonball. In fact, you might be only cannon fodder.

Watch out when the tail wags the dog, for the dog likes to bite the hand near its buttock.

小结今天的内容

• Rally ’round the flag effect 聚旗效应;聚旗综合征

• diversionary foreign policy 转移国内注意力的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