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1期:根本没有“老上海”这个词

其实我没资格写这个话题。

在上海生活了二十多年所谓的“新上海人”,对这座城的了解还很单薄。但在我粗浅的认识中,好像并没有“老上海”这种说法。上海人要么说一个人是“上海人”,或者不说什么但心里把对方归类为“外地人”。

谁是“上海人”?

正如昨天问的“怎样才算老北京”一样,哪些人才能算“上海人”呢?我不知道,不同上海人大概也有不同的理解和答案吧。据1948年的人口数据,上海人中最大的组成部分是宁波人,约占20%,连上海话的代表符号“阿拉”都是宁波话。

上海是个历史很短的移民新城,元朝才有的上海县,隶属松江府(现在松江是上海的一个区)。清朝末年建了租界,所谓的“开埠”(1843年11月17日《南京条约》- 上海开埠日)。1927年国民政府设上海特别市(类似现在的直辖市)。1927年到现在,喏,97年。跟那些几千年历史的古城比起来,魔都还小呢。

因为上海一点都不“老”,所以几乎没有“老上海”这个说法。如果指时间概念上的old Shanghai,又要具体到租界时期、国民政府时期、孤岛时期等历史阶段,而在谈论文学时,我一说“爱玲和苏青的上海”,身边的文艺中老年朋友谁会不懂呢?

老克勒

所以,“老上海”这个词实在无从谈起,但有个跟“老上海”相关的说法是别处没有的——老克勒。

老克勒在上海人的语汇中是个褒义词,一般指那些有派头、衣着考究、举止优雅的老先生,你闭上眼想象一个穿着背带裤挺着将军肚叼着雪茄烟拄着文明棍的老年男子就对了。

有人说“老克勒”这个词原本是英文 old clerk,指过去上海滩在洋行里当白领职员的人。也有人说“克勒”是class(品味、格调)的音译。

两个说法都有点牵强,但两者比较的话,我倾向于后一种。如果老克勒是 old clerk,那个年代美国英语还没那么流行,clerk应该被大多数人读成英国英语的“克辣克”。不过也不一定,因为“辣”字上海话就读作“勒”,搞不好老克勒真的就是old clerk,只是我更想给他们身上添一些class罢。

什么样子或什么人才能被上海人称为老克勒呢?这个话题太大,我驾驭不了。有个北京朋友就问过我这个问题,听我解释完,他说“哦,明白了,老炮儿。”嗨~这哪儿跟哪儿啊,满拧了。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彼此不服大约就是老炮儿vs老克勒的内涵吧,郭德纲说话了,喝着咖啡就着大蒜,秋水共长天一色。

老克勒身上与众不同的主要是那种派头,上海人说的有腔调,类似北方人所谓的有气质,或北京人所谓的“范儿”。气质的英文较复杂,可说temperament吧。但整体而言就是那种style,一看就是见过世面,有教养的,well-educated,忍不住就是想多看几眼。

这个词不知什么时候流行起来的,我在张爱玲的文字里好像都没看到过。张爱玲写过一篇散文《到底是上海人》,里面有句话“上海人是傳統的中國人加上近代高壓生活的磨練。新舊文化种种畸形產物的交流,結果也許是不甚健康的,但是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我以为这是一个上海作家对那时的上海人最好的总结。时过境迁,今日的上海人跟那时早已不同了,连上海话都不一样了。大江大海,一言难尽。

“本地人”

如果非要说“老上海”,大概只有上海人所谓的“本地人”(有歧义和贬义)才能称得上吧。上海人所说的“本地人”严格意义上仅指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前后就在上海居住的“本土居民”,上海县(现在的闵行、浦东三林、周浦、浦江镇一带)土著。但这个意义上的“老上海”可能只存在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概念里吧。就好像在北京你也不能总说“他不北京的,他昌平人。”,毕竟we are the champion(我们都是昌平人)嘛。

请称上海人 Shanghainian

不论“老上海”还是“新上海人”,今天的英文里统称为Shanghainese,我一直觉得这个词莫名其妙,怎么平白无故多出了一个字母N?(-nese)

如果这样构词的话,还不如干脆把上海人叫做 Shanghainian呢。这就是十几年前我发明的一个英文单词,完美模拟了上海话说“上海宁”的音,希望有一天这个词能被英语字典收录。


Reference

张爱玲《到底是上海人》全文(繁体字)

http://www.millionbook.net/mj/z/zhangailing/zalj/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