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5期:“飞来波”女郎

Flapper, young woman known for wearing short dresses and bobbed hair and for embracing freedom from traditional societal constraints. (Britannica)

不知谁音译的,也有翻译成“轻佻女郎”的,太直白了,反而不足。

Flappers的标志性符号不仅包括这段释义所说的穿短裙(shorter skirts)、留短发(short bobbed hairstyles),还有上歌厅听爵士乐这种“纯爷们儿”的消遣(frequented jazz clubs)、化浓妆(bold makeup)、喝酒、在公共场合抽烟、开车等行为。这些在今天看来平淡无奇的做派,在当时的美国可是离经叛道引人侧目的另类行径(scandalous acts at the time)。

那是1920年代,一战刚结束不久,世界各地社会风云激荡,这个十年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咆哮的二十年代”(the Roaring Twenties),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文化标志就是美国的爵士乐风行欧洲,因此整个1920-1930这近二十年也被称为爵士时代(the Jazz Age)。

当时美国黑人发明了一种舞蹈 Charleston dance(查尔斯顿舞),传到欧洲大陆后一度风靡法国。现在的hip-hop都采纳了很多这种舞蹈中的舞步动作。

你在老电影里看到二三十年代上海滩的跳舞厅里的大腿舞很多就是Charleston dance舞步。由于跳这种舞的女子手臂摆动像鸟扑腾翅膀一样,所以当时的媒体就用了flap(拍打翅膀)这个动词的名词 flapper来指代这些新潮女子,这就是 flapper这个名字的由来。

昨天提到的菲茨杰拉德的老婆 Zelda Fitzgerald就是那个时代最著名的flapper代表人物,她自己也是作家,丈夫是更有名的当红作家,属于当时的社会名流(socialite)。她性情活泼,长得又漂亮,喜欢跳舞交际、热衷时尚,我一琢磨,嗨,这不就是陆小曼嘛。今天人们提到陆小曼,只记得她生活奢侈、抽鸦片,害得徐志摩四处奔波兼职英年早逝,但别忘了陆小曼本人也是个相当不错的画家,并且精通英文、法文,也写得一手好散文。

1965年,陆小曼在她出生的上海病逝,得年61岁。她算flapper吗?我不知道,但从某个视角看,她躲过了来年即将开始的大浩劫,议论纷纷的一生也算圆满了吧。

昨天提到Zelda Fitzgerald,就想到了1920年代美国的flappers,也想起了陆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