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4期:上海滩曾经的“美女冰淇淋”
Ice cream在粤语里叫“雪糕”,为什么不叫“冰糕”呢,我纳闷儿。冰淇淋就是冰加上奶油,当初怎么没直译成“冰奶油”呢?
20世纪初期,冰淇淋这种新鲜玩意儿首次出现在上海,都是从美国工厂直接海运到上海的。有个美国人(A.P.Henningsen 海宁生)看到了商机,就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家冰淇淋工厂 海宁生洋行(Henningsen Produce Co.,),地址在沙泾港路250号(今虹口区香烟桥路13号)。这家工厂1949之后更名为上海益民食品一厂。这家工厂的一个江姓工程师后来成了大人物,你懂的。
当时ice cream在上海被叫做“冰结濓”,后来不知什么时候才改叫“冰淇淋”了,字面意思就是冰和麦淇淋。所以“冰淇淋”不算音译,而是结合了中文和法语音译词形成的综合译名。
上海话里保留了很多当年租界时期留下的洋文痕迹,其中有两个跟今天的内容有关:
白脱 – 英文 butter,黄油、奶油;
麦淇淋 – 法文 Margarine,人造黄油,人造奶油,1869年法国化学家发明。
据说冰淇淋这个名字就是把冰和麦淇淋这两样东西糅合成了一个词。
Ice cream到了日本直接被音译成了“アイスクリーム”(日语片假名模拟ice cream英文读音),更省事。